活着比死更艰难吧。
这是角川自杀前说的一句话,我相信在南京大屠杀的时候,并非所有的日本人都是禽兽,但是极个别人的人性并不能掩盖、淡化集体的非人性化,禽兽化。《南京!南京!》的世界是灰色的,即使是最绚丽的红也是灰暗的,表现手法上无疑是吸引眼球的,但我并不明白陆川在这部电影里到底想要告诉我什么?是人性可以超越一切吗?看到屠杀,我很生气,但是我更郁闷,即使是死,也应该是更加有尊严的,神情木然是大部分人,大部分时间里的主基调,抗争在哪里?这难道真的是历史上民众面对死亡时的无奈和漠然,我不知道,心底只是一种悲凉。
人人都忙得像孙子一样,还不是最大的悲哀。看见别人忙得像孙子一样,自己却被隔离在忙碌之外,从而觉得生不如死,才是最大的悲哀。
有人为自己没有被安排那么多工作,在别的同事忙得没空讲话而自己却有空上MSN时而感到不安。怕公司对自己不满,怕被公司遗弃,怕这是被解雇的先兆。因为这样的担心,据说一位就职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上海公司的年轻职员最近跳楼身亡。
爱情不是用来考验,是用来珍惜的!
分开并不代表结束,关键是在分开后的日子里所做,所想,是否与感情一致.当已做的和预期结果有差距,我们才有再努力,再学习,再进步的理由!
有没有国家承认的学历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国家承认的能力。
学历是敲门砖,对于你我都重要;能力是“铁饭碗”,让自己一辈子有饭吃
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
5月22日,范美忠博客写下了《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一文,“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因为成年人我抱不动,间不容发之际逃出一个是一个,如果过于危险,我跟你们一起死亡没有意义;如果没有危险,我不管你们你们也没有危险,何况你们是十七八岁的人了!”。。。
说真话并没有错,生死关头为已是本能反应,选择成为人民教师,至少应该关心一下学生,即使是简单的指挥一下出逃的秩序也好,十七八岁的年华经历太少不能韵世事,教师应肩付责任。。。不要以为教完书本知识就是责任了。先育好自己再来育人,所以我很佩服中国人民解放军,灾难面前大无谓的精神,非一般人所能承受!